关注:

 

河南高院3名下基层帮助工作同志在老区桐柏谱写奉献之歌

  发布时间:2009-11-27 11:10:44


 

近日,来到桐柏县法院帮助工作的关晓海、李智刚、于红涛等3名河南省高院同志,陆续完成了在基层法庭帮助工作的任务,踏上了返程的路途。200812月,作为省高院机关新进人员,他们被省委政法委统一分派到基层法庭帮助工作。革命老区桐柏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该县法院派驻安棚、埠江、毛集3个偏远乡镇的基层法庭里,3名年轻同志严格按照要求,在远离都市生活的300余天时间里,用他们的激扬青春和法律睿智,通过送达文书、庭审记录、巡回办案这些基层法庭里最普通的工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法治化进程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才智。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关晓海,被分到距离县城50余公里的安棚法庭工作。研究生到乡下工作可是个稀奇事,但他谦逊的性格很快拉近了和周围的距离,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小关”。体质瘦弱的小关本是回族人,对当地的饮食习惯不太适应,庭里做的大锅饭他只能挑着吃,却从未向庭长提出任何特殊要求,后来看到简历庭长才发现这个问题。在工作中,因为尚未任命审判资格,小关还不能独立审理案件,他就主动承担起庭审记录、送达文书、文书打印等辅助性工作,甚至是装订卷宗、打扫卫生这些琐碎活他也抢着干。庭长不好意思了,“干这些活,可屈才了啊!”“不不不!干这些活,才让我真正体验了基层司法工作,对书本里的知识才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确如小关所说,基层司法实务的经历促进了对理论知识更深层次的思索,发表在《人民法院报》上的文章《婚约财产法律关系独立性探析》,就是对基层法庭受理最多、最频繁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审理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像这样融入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文章也对基层法庭的审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1120是小关在法庭工作的最后一天,为了站好最后一班岗,他坚持做完了当天的庭审记录,而让来接的车辆整整多等了两小时。

临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常回来看看”的叮咛,代表了桐柏县法院广大法官对省院下基层帮助工作同志最纯朴的褒扬和感谢。

责任编辑:wj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