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
“叮铃铃……”
这样的电话铃声在执行局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声音。一阵“嘟嘟嘟”后的回音是执行法官的期待,一阵“叮铃铃”后的回答是当事人的期待。
“喂,你好!我是法院执行局的夏法官,你是……”
这样重复的话语对于夏法官来说几乎是工作的常态。面对每天接踵而至的案件,夏法官会把案件先做整理,对有联系方的当事人逐一记录在记事本上,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给当事人打电话。作为局里年龄稍大的执行法官,夏法官有自己的办案心得,他说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和当事人第一次声音的接触就可以先对这个案件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便于采取下一步的执行措施。
在夏法官执结的李某申请执行刘某提供劳务受害责任纠纷一案中,被执行人刘某一开始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有着诸多的抱怨之词。他认为自己也很委屈,本来想帮助李某找一份工作,谁知道就出现了事故。夏法官通过第一次通话大致了解了被执行人的心理,接下来就是要做双方的工作。本来是通知双方到场共同协商解决方案,可被执行人一直说自己不在家,在外工作。后经寻找也确实扑了个空,但他却一直很配合的接承办人的电话,面对这样的当事人,夏法官就隔三差五的一个电话,以聊家常的方式和被执行人沟通,时间长了,被执行人被承办人的执着打动了,他同意来办公室双方面对面的解决问题,最后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承办法官笑着说:“嘟嘟嘟后的回音永远比一阵盲音让人舒服,因为有回音就有了期待。”
“叮铃铃……”
“喂,你好!请问你找谁?”
这样不停息的铃声每天都会在执行局的办公室响起,这些铃声大多数来自案件的当事人,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在询问自己申请执行案件的结果。对于属于自己执行的案件,承办法官都会一一耐心解答,因为他们知道电话那头承载了满满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