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何院长到桐柏法院任职后,十分重视干警的学习。创刊淮源法苑,开讲桐法大讲堂、开展院长荐书活动、组织干警到国家法官学院学习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促使大家学习。特别是提出了人才兴院战略,强力提升全院干警素质和能力。
5月13日至17日,院党组组织全院部分干警赴西南政法大学参加司法能力提升培训班,提升司法能力。在紧凑的一周学习中,我最深深的感受是:去了,忘不了。
忘不了的西政。富有深意的西政校训。初到西政学习,一到教学楼前,楼顶上“博学、笃行、厚德、重法”八个大字映入眼帘,心想也是这样断句的。后知,“博学笃行”来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博学指广泛学习各种知识,“笃行”指重视实践,坚持实践。“厚德重法”突出的是办学特色及办学目标。“厚德”使品德厚实。法治德治相辅相成,德法结合,厚德重法。博学笃行”与“厚德重法”的之间的关系是:“德”、“法”要在“博学”中成长,在“笃行”中成熟,没有“博学”的坚实基础,“笃行”的坚强后盾,“德”、“法”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难以造就博雅之士。“博学”、“笃行”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德”、“法”,没有“德”、“法”这个目的地,“博学”、“笃行”将是失却航向的舵手,难成大器。丰富多彩的西政课堂。侯国跃教授的《合同纠纷案件的裁判》从合同成立否?合同性什么?合同有效否?合同生效否?合同对谁生效等“合同五必审”着手,从法学理论、法律规定、审判实践等方面详尽讲解了合同纠纷的审查流程,让我们以后在处理合同纠纷时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具体、流程更加标准、底气更加充足。《法院执行疑难问题研究》结合案例讲述了第三人撤销之诉、执行异议之诉等实务难点,并对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程序、标准,申请人、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立案条件、程序、证明责任分配、救济途径等及执行过程中的其他疑难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我感觉到平时对执行异议、复议等相关规定的学习理解是多么肤浅和不足。《民商事审判中疑难问题》从民商事法律适用方法、合同签章、独立担保、安慰函、公司对外担保、让与担保与后让与担保、以物抵债等七个专题对审判实践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如醍醐灌顶般的让我对审判实践中的部分疑难问题茅塞顿开。《新型担保的司法控制》《民事诉讼证据的判断规则和标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等专题分别结合审判实践对相应问题进行讲解,让我能够静下心来仔细对讲授内容进行对照、揣摩、修正、消化。未到新校区的遗憾。久闻西政是全国政法院校中的黄埔军校,但由于学习内容较多,没能抽出时间到西政新校区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一下,实属遗憾。
忘不了共产党人的初心。空气呵,日光呵,水呵……成为有限度的给予。人,被当作牲畜,长年的关在阴湿的小屋里。长着脚呀,眼前却没有路……在学习期间,利用课余时间,我们先后来到了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行辕二处设立“渣滓洞”特别看守所、国民党军统白公馆监狱、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充分了解了在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凝结成的“红岩精神”。他们没有监督,凭靠党性和良心;孤军作战,凭靠智慧勇气和胆量;危险时刻,牺牲个人和决绝对党忠诚——这是非常明确的人生价值指向。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忘不了重庆的环境。重庆环境优美。从一下火车,就感受到了重庆郁郁葱葱的灌木及开着的不知名的花草,沿路行驶,起伏的地势和依山而上的楼房,让大家一直讨论这里不能骑自行车,电动车也会卖不出去。在丝绸般江水的围绕下,在绿树红花的映衬下,使得重庆有了山之傲骨,水之灵性,在山水之间彰显着它的典雅和端庄,见缝插针的树根、随处可见三角梅,还有那山下清脆的竹子和绿的发亮的各种植物,一直向我提示,重庆是一个绿城。重庆是一个古城。磁器口是小萝卜头唯一一次出狱到过集镇,古朴古香的房屋和那个寺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以前的繁华。深夜走在磁器口的台阶上,让我们不寒而栗,《一只绣花鞋》的情节好像就发生在此。重庆一个网红的城市。教授课堂上提到重庆是一个网红的城市。同事们闲谈时也会提到哪个地方的轻轨、哪个店铺、哪个地方的书店、哪个地方的景点是一个网红,让我感觉到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流行,我是不是落伍了?
还有那我们始终不应该忘了的学习。人为什么要学习,要读书呢?胡适先生认为有三点可以讲: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实际上这是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接受人类遗产,第二个层次是可以多读书,第三个层次是帮助解决困难。我们为什么要参加学习培训呢?因为我们是第三个层次的读书、学习,即需要解决困难,解决实际困难,解决审判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也就是始终树立有解思维。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活动,我们解决了审判、执行工作中的部分疑难问题,但是有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在工作中我们还会出现新的问题,这就要我们始终不能忘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