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记南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胡明江

  发布时间:2009-06-29 20:11:04



   胡明江同志生于1952年12月15日,1982年12月转业到桐柏县人民法院工作,现任该院司法技术室主任,正科级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主检法医师。作为一个有着38年工龄、33年党龄的老同志,在法院德高望重,他当庭长时的书记员有些都已逐渐成长为庭长、副院长,甚至成为他的直接领导。但“名利”没有影响到他饱满的工作热情,没有影响到他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他几十年如一日,在政治上光明磊落、在为人上诚实守信、在工作中开拓进取,他的人格魅力带动着一批又一批的后来者。今年,胡明江同志荣获南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成为桐柏政法系统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人。

一、勤于钻研、爱岗敬业

胡明江同志敬业精神强,对组织上分配的工作从未计较个人得失,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热情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默默无闻地耕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1982年,1982年,在部队曾有过七年军医经历的胡明江同志转业到桐柏县人民法院工作,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将担任桐柏法院第一任法医的重担交给了他。面对新的环境和专业,适应并胜任是当务之急。当时刚恢复高考不久,全国尚无法医统编教材,在既无老师又无书籍情况下,他主动与中国医科大学法医系联系,购买该校自编教材,利用一年时间自学了全部大学本科教材,第二年又到武汉法医毒化学习班进修一年,对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法医检案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从此开创了桐柏法院法医检案工作。多年来,他参加各项培训班10余次,通过自身的勤学苦练、积极实践,从“法律门外汉”成为业务骨干,先后在刑庭、民庭、告申庭、技术科工作,历任法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副庭长、主任、科长,而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都能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他的工作业绩领导、同志们信服,人民群众满意。

二、开拓进取、锐意创新

 胡明江同志不会下棋、打牌,更无吸烟、嗜酒习气,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他善于总结经验,敢于开拓创新。结合审判工作实际,他撰写了《对短期内不能作出伤残评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现状和处理建议》;针对部分审判人员不能认真审查司法鉴定,轻易启动重新鉴定程序的作法,撰写《对司法技术鉴定文书的审查及启动重新鉴定程序应注重的问题》;针对司法鉴定归口管理前的委托混乱现状,撰写了《司法鉴定与规范归口管理的意义及措施》;针对司法技术科的职能转变,撰写了《改革完善司法鉴定管理制度,发挥司法技术辅助功能的探讨》、《司法技术咨询、审核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针对民事诉讼中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司法鉴定混乱现状,撰写了《民事诉讼中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鉴定类型及选择》;针对在司法鉴定中遇到的农村建房存在严重工程质量的问题,撰写了《农村建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并向城建部门提出司法建议。这些论文,在审判实践中,起到了很好参考和指导作用。

三、公正高效、一心为民

胡明江同志常说:法医司法鉴定结论,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法官生杀予夺的依据,半点马虎不得,法医不但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更要有做人的起码良心。

多年来,他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的主题,尽职尽责做好司法鉴定业务工作。为提高办案效率,他讲究一个“快”字,哪怕是占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也要确保案件在法定时限内完成,有的案件他甚至能在受理后的一、两天内就做出鉴定结论。为提高案件质量,他突出一个“细”字。他确定了“五个是否一致”的标准,严格甄别每一个细节。在法院司法技术科职能转变为司法技术辅助工作后,他及时向院领导提出建议,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使桐柏法院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司法鉴定的归口统一管理,使委托混乱的现象得到纠正,保证了司法鉴定的质量。

胡明江同志不仅具有较强的业务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如他在办理徐某伤害本族亲属胡某一案时,原公安局技术鉴定胡某为重伤,起诉到法院后,需要复核。胡某希望给予照顾,原鉴定人也说情希望维持结论,但他严守以事实为根据的职业道德,顶着压力,坚持有错必纠的原则,将原鉴定的重伤变更为轻伤,给了徐某一个公正的评价。

胡明江同志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精湛的业务技术,确保了桐柏法院司法鉴定领域的公正与高效。在经该同志鉴定的2000多案件中,无一鉴定结论错误,他作出的鉴定,在全县政法战线和老百姓心目中享有很高的信誉,桐柏法院也连续多年被市法院评为鉴定质量过得硬单位。

四、不图名利、服从大局

“我是革命一块砖,任党东南西北搬”,不论在部队服役还是在法院工作,胡明江同志始终服从组织安排,始终坚持从党的事业的大局出发。

 2003年防治“非典”期间,当听到组织安排他带队驻村防“非”的命令后,他安顿好下岗在家身体有病的妻子,不顾自己患有糖尿病和胆囊炎,立即奔赴防“非”第一线。入村后,他抱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心态,身先士卒,跑遍所在村的13个自然村庄,摸底排查,挨家挨户进行宣传教育,使该村防“非”工作在镇里名列前茅,他也因此被县委、县政府评为“防非”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

 2006年,他一方面投身“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一方面带队到城郊乡河坎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还要独自承担起全院的司法鉴定工作。一年中,他奔波在法院和包村之间。在村里他是带队负责人,要做好社情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还要协同村委制定、执行工作计划,但该年他仍办结120多件鉴定案件。由于工作的劳累,他的胆结石、胆囊炎病情加重,左侧胸背部疼痛得不能平卧,不得不住进县医院行急诊胆囊切除术。躺在病床上的他还在吃力地给案件的主办法官和中介机构联系安排工作,还在惦记着包村工作的进展情况。院领导前往医院看望时,一再叮嘱他安心养病,但术后一个月,他就弯着腰、垫着步到院工作了。同志们都赞扬他是“忘我工作,一人干了仨人的活!”

责任编辑:王戬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