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有一塾师,因场屋蹭蹬,在一中秀才之后,再无缘与举人亲近,无奈,便常年在一致仕大乡绅家做西席。这日适逢乡神70寿辰,大红请贴早早呈上,帖中内附一函,大意是:某年、月、日系不才“母难日”,为感念“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之大恩,特在舍下设便宴,恭请一众亲朋好友小聚,万勿推辞。宴为便宴,本与同好共乐,不言其它,寿仪万不可备,否则便是见外。塾师初见请柬,因阮囊羞涩,大起恐慌,今见附言,知东翁体恤,也就坦然了许多。是日,塾师特意从箱底扒出一领在重大喜庆之日才舍得一穿的半新半旧青衫,戴上平日不常戴的瓜皮小帽,蹬上妻特意为他做的年节才许穿的千层底布鞋,怀里挟着耗去半两香油,熬了大半夜,几易其稿,精心撰就的一幅寿联,手里拿柄祖上传下的古董折扇,一手拈着“山羊胡”,一手拿着扇子背在身后,口中唱着小调,慢条斯理地迈着八字步,一步三揺地踱到东家门首。仰头一看,新刷的红漆大门煥然一新,业已洞开,飞檐斗拱的画廊上,一溜的红纱宫灯早经悬挂,一干下人,也都鲜衣亮帽,打扮得分外精神。他们见塾师到,齐刷刷地躬身一揖,遂即高声“先生到”。待他刚拾阶而上,大门内闪出平生只有一只眼的大管家来,只见他身穿丝绸长袍和花缎面的羊羔坎肩,头戴状元及第红缨帽,足蹬厚底朝云靴,对着先生满面春风地大大唱个肥喏,并恭敬地请先生大厅上坐。此时厅内人声鼎沸,高朋满座,谀词颂声不绝于耳,无外乎说的都是寿翁长寿的吉祥话。进过学的,负着手摆出一副斯文架式,在那琳琅满目的各色寿联前评头品足,见先生到,纷纷侧身让座——看来此处也颇知敬重斯文。
茶过三巡,人报县太爷到,大家又是一阵忙乱,待主宾落座后,又相互客套几句,祝寿仪式便开始了。略去繁文缛节不说,单讲这先生早上一碗稀汤寡水的薄粥,经这几杯清茶和半日起立躬身的来回折腾,早已把瘦肠洗刷得干干净净,此时饥火燎烤,难受异常,因事出特别,也只得忍饿须臾。好在仪式去繁就简,很快就告结束,人们纷纷按主人早已画好的名册逐次就座。先生虽无功名,好歹是圣人之徒,理当独备一席,也算是示之以敬。东家知礼,将先生席面紧挨县太爷下侧而置,取个好照应之意。而先生自忖,己席毗邻县尊,无限荣光,心中得意非常,俨然有分庭抗礼之概。寿宴开始,便是主宾互相客套,彼此说些应景套话,接下去便是向佳馔发起总攻,只见席上人人争先,个个鼓勇,箸影翻飞,风扫残云,待先生刚刚回过衿持之神时,如山似的菜肴已纷纷告罄。这“冬烘”先生见状,忍不住暗暗叹声“人心不古”,只好摸索点残汤余羹熄熄饥火。
菜过五味,人们纷纷起身互相敬酒,最活跃者莫过独眼管家,但见他穿梭在富贵乡绅之间,只对衣帽光鲜者献媚,其谀态可掬。席待终时,他才慢慢踱到先生面前,执壶欲敬,先生对他的作派早就深恶痛绝,见他来敬酒,为捍卫尊严,强忍腹内瘾虫,摆出一副凛凛然的架式,仰面朝天,不去理睬,让这势利管家吃了个闭门杯,招了个大大没趣。孰料这东西也是个嘴尖皮厚的玩艺,见状不但不恼,反尔死缠硬磨,非让先生不喝酒吟首诗也罢。此时满厅俱寂,专等着看“村学究”这出戏如何下唱?缠磨有顷,先生只好微微一笑,站起身来,向大家作了一个罗圈揖后朗朗说道:“今天临出门时,被坐在门槛上缝衣服的老妻拦着,死活不让来,说是东翁寿辰,来祝寿的皆是达官贵人,你一个穷措大,连一身象样的衣服都没有,去凑哪门子热闹,小心被人看不起。我觉得妻所言也是,本不待来,一想东翁待我不薄,不来失礼,道理讲给老妻后,她又说:寿宴上学问人很多,难免作诗答对,我怕你出丒,今个执意要去,请先以我手中的针为题吟首诗,吟得好让你去,吟得不好老实在家呆着。听罢妻言,我略一沉吟,一诗遂出,诗云:‘非金非铜亦非银,锻磨初成也天真,生来只有一个眼,专纫(认)衣裳不纫(认)人’。吟罢老妻颔首,说:似此才不至于丟人,便放我出来”。听罢佳诗,满厅人众,皆知在骂管家,不觉哄堂大笑,此厮羞得满面通红,急急逃如律令。
第二天,先生正在坐席,管家悄没声息地踅摸进来,对先生说:“我以往不知敬重先生,大生悔意,为补过,特备一味名曰‘半鲁’的佳肴,以飨先生,敬请先生明日千万赏脸”。先生转念此人心已折服,冤家宜解不宜结,何不就此顺坡下驴与他相与一回,况且半鲁为何物并不知晓,借此也好增长点见识,于是便欣然应允。第二天,老先生一如前天之装扮,喜洋洋去赴管家宴,去后也不见有人上茶,只好干坐。先生耐着性子傻等到日已过午,又渴又饥,管家见先生渐有不耐,便招呼先生就座,又招呼小厮上菜。待菜上来后,先生一看,大为失望,原来端上的是满满两盆只有拃把长的囫囵小河鱼,除此什么也没有。见先生诧异,管家洋洋得意地开口道:“我没学问,不敢在先生面前弄斧,不过今天也斯文一回,请先生专门来吃‘半鲁’。千万不要客气,畅开肚皮吃”。说罢,他便不管不顾大嚼起来。先生饥渇无奈只有强捺愤怒去捞几尾小鱼裹腹。不曾想这两盆鱼一盆极咸,一盆寡淡,先生掂量半天,竟无以下箸,只好忍着饥饿,羞愤而辞。临出门,回头对那管家说“我眀日也请你去我家吃‘半鲁’万望早到”。管家心中好笑,让你小子学我,谁说读书人了不起,原来也不过如此,这下子你服了吧。
第二天,管家早早梳洗一番,然后满街走动,逢人就说今天中午赴先生宴,吃‘半鲁’。人问何谓‘半鲁’?这厮一派神秘,笑而不答。上午卯时,他便急不可耐地去先生家中坐席,只见先生已泡了一壶浓茶专候。一番客气,斟上浓茶,先生便指天画地与他云里雾里大扯起来。当中浓茶频換,争奈茶水消积,只把管家平日积攒在肥肠中的油水刮刷几尽。此厮虽是下人,怎奈东家宽厚,平时也颇养尊处优,自从娘肚子里爬出,如何受过这般饥火熬煎,眼看红日西坠,已至酉时,先生还直管劝茶无意上鱼,他已饿得眼冒金星。为了辽饥,也顾不得身份,颤巍巍起身一揖道:“天已近晚,敢请先生把“半鲁”端出,待学生一啖后,好与先生作别”。先生故做诧异,用手指着西天待落的日头说“管家尽说疯话,‘半鲁’你早已食下,缘何此时还求‘半鲁’?此厮说“先生是读书人,何故连‘半鲁’是个‘鱼’字都不识么?”先生笑对,哈哈“不识字的是你,岂不知你请我吃的是上‘半鲁’我请你吃的是下‘半鲁’。管家闻言瞠目,仔细一想丝毫不错。唯垂头丧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