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22年分居含辛茹苦独养儿女 9次调解尽弃前嫌和谐离婚

  发布时间:2012-07-25 08:55:30


722日下午,原告刘某诉被告郭某离婚案经过了桐柏县人民法院不厌其烦的第9次调解,终于有了结果。原告刘某手里拿着调解书激动不已,她眼里含着泪水握着承办法官的手:“22年了,终于解脱了,感谢法院,感谢法官……

相识 甜蜜结婚

刘某与郭某于1979年通过媒人介绍认识,1980年在婚姻登记部门登记结婚,婚后二人夫妻感情非常好,虽然生活拮据,但是二人从来没有因此向生活低头,他们相互支持,相互照顾,努力为自己的小家庭奋斗,日子过得也算是有滋有味。1981年,刘某与郭某的儿子郭x出生,这让夫妻俩兴奋不已,他们的生活也因此多了几分乐趣,他俩齐心协力争取为儿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1989年他们的女儿郭xx出生,让二人感到意外和心痛的是,女儿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但夫妻俩并没有因此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对女儿更是万般疼爱,照顾得细致有加。领居们都羡慕他俩家庭的和睦,赞赏二人乐观的心态。

出轨 祸不单行

也许是十年之痒,也许是上天嫉妒这对幸福的夫妻,也许是……,世事难测,1990年,刘某及郭某的家庭生活遭遇变故,丈夫郭某突然失踪,只留下刘某一人独立拉扯一对年幼子女,后经多方打听才得知郭某竟和别的异性在外地同居生活,且行踪不定,这对刘某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看着自己先天残疾的女儿,看着自己未成年的儿子,刘某心如刀绞,心寒如冰。她尝试过寻找郭某,但带着孩子在茫茫人海中四处奔波又谈何容易?母亲是伟大的,母亲的力量是无穷的,刘某强忍着泪水,坚强的生活着,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了这个家的担子。她既当妈,又当爸,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一双儿女抚养成人。儿子、女儿的相继长大,让刘某沉痛的心平静了许多,她相信她和儿女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她对儿女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然而,20085月,刘某的儿子郭x突然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死亡。这让原本不幸的刘某雪上加霜,这一次,她彻底垮了,她的精神几近崩溃,她绝望了,性格也开始变的孤僻,和别人交谈不过几句就带火气,以此来释放他的委屈……母亲的天性告诉她,她不能向命运低头,她不能倒下,她的女儿需要她,她走了,女儿该怎么办?而这个时候,郭某却回来了,而且是来谈关于儿子的死亡赔偿金的问题。

诉讼 调解离婚

刘某忍无可忍,一纸诉状将郭某告上法庭,坚决要求离婚。

鉴于原告刘某与被告郭某均已将近花甲之年,且二人分居已达22年之久,案情也比较特殊,桐柏法院专门组成调解该案的合议庭,希望尽力调解解决此案,以避免二人的矛盾更加激化。然而,调解的过程十分纠结,刘郭二人在第一次调解时就大吵了一架,承办法官不得不在其后的调解中将二人分开调解,中转沟通调解意见,在其后的六次调解的过程中,二人因在夫妻共同财产尤其是儿子的死亡赔偿金的分割问题上始终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刘某的情绪也因多年得不到发泄而经常激动,多次在陈述案情的时候痛哭失声,甚至今天刚刚同意的调解条件,到明天要签字的时候又反悔。

本着“调解、调解、再调解”的精神,合议庭成员专门开会研究该案的调解策略。调解经验丰富的张庭长提出了自己观察到的小细节,即每次刘某的改变主意,都是因为身边的某亲属从中劝阻调解,建议下一次调解只让刘郭二人参加面谈,同时要在调解前做好郭某的思想工作,促成调解。

第八次调解果然一切顺利,双方终于就财产分割问题达成了一致,但是刘某又突然提出其子的死亡赔偿金在案件调解期间已经打入法院的执行账户半年,要求法院赔偿其调节期间产生的利息,否则就不同意调解。短暂的调解间歇期间,合议庭成员一方面耐心跟刘某讲解执行款项在财政会计核算中心存放,并不产生利息,另一方面通知执行局调取相关账目给刘某本人看,同时从其残疾的女儿角度劝导郭某。

第九次调解一开始,郭某就站起身来陈述了自己的调解意见:“我自己也知道对儿子的抚养义务尽得少,所以在之前的调解过程中我也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步。现在经过法官的开导,我也想通了,这钱咱们年纪大了,该能花几年?剩下的不都是女儿的么?我自愿从我的钱里再拿出一部分支付给刘某,另外诉讼费用我也自愿承担。”刘某也表示同意。

就这样,一纸调解书终于化解了长达22年的恩恩怨怨,不仅刘郭二人都长出了一口气,连承办法官也不由心生几多感悟。

 

 

责任编辑:zhy    


 

 

关闭窗口